top of page

从0.5公里的展示铁路,到“八纵八横”不断扩大的铁路版图,中国铁路,这条国民交通命脉,历经变革,见证了一个国家百年记忆,书写着伟大时代发展的蓝图。

>>蹒跚起步的中国铁路

4.jpg

铁路被清人视为破坏风水的“奇技淫巧”。清政府认为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所以顽固拒绝修建铁路。

19世纪清朝
3.jpg

英国侵略者欺瞒中国政府和人民修筑的吴淞铁路粉墨登场,火车这个现代交通工具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亮了相。

1876年
1.jpg

唐胥铁路开通时,仿英国造的“中国火箭号”蒸汽火车,成为第一辆国产火车。

1881年
2.jpg

由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主持的京张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铁路。

1909年

就是在这一百多年里,中国铁路不断突破创新,跑出了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中国速度”,不断扩大的铁道版图,既给普通民众带来了越来越便利的出行体验,也成为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崭新名片。

 

让给我们跟随时间推进,看百年以来火车站点如何一步一步点亮中国辽阔的版图。

中国铁路发展进程(1892—2018)
火车站时间线.gif
(数据来源:中国铁路在线地图,站点年份:百度百科)
火车动图.GIF

>>改革开放后的铁路发展

改革开放40年,对于历史长河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就在这并不长的时间里,中国的火车,实现了火车头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划时代的飞跃;时速从慢悠悠行驶的六十公里到疾速的三百五十公里,插上了鹰的翅膀;车厢从人满为患的绿皮车,到座椅能调节、智能控温的“复兴号”;旅客的行囊越来越小,出行的步履越来越轻松。

​改革开放以来铁路发展重大记事时间轴
(鼠标放置在箭头上可移动时间轴)

>>时间是张小小的车票

改革开放以后,铁路的发展步伐加快,铁路售票也步入了计算机信息化时代,从曾经的彻夜排队,到现在的手机购票动动手指,从最初的一张薄纸到后来的硬壳小卡片,再到如今的磁条票,一张张车票的点滴改变,是铁路发展的一段段见证。

火车票.gif
​(火车票变化)

从最初时速不到60公里的绿皮车,到后来时速120公里的快速列车,再到如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中国铁路的每一次变革与发展,在这一张张小小的火车票上都有迹可循。

>>站点背后的故事

各省火车站点数量.jpg
(数据来源:中国铁路12036)

从上图可以注意到东三省的站点数量名列前茅,不难理解,第一名的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省内拥有目前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第四名的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形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为出口经济带来了很多红利。第三名的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相对于南方来说,铁路是东北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于地域辽阔,修建铁路建设成本会相对较低。 加之东北地区曾被侵略者经营统治近数十载。日本为了便于资源掠夺,兴建火车站,所以东三省的铁路站点可以说是满地开花。东三省虽然铁路密集,但是由于年代稍久了,铁路质量和规格不是很高。

 

第二名的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在如此广袤的土地,火车站点数量也与地理面积成正比。第五名的四川省,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里风景优美,资源丰富。“蜀道难”,也阻止不了铁路在四川的发展,四川省已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铁路局管辖区域.png
(数据来源:中国铁路12036)

铁路局是中国铁路管理体制的特色产物,铁路局所在地最基础的选址条件是铁路枢纽。最早的铁路枢纽要么是在有铁路以前就形成的重要城市(比如沈阳、北京、上海、等),要么是因铁路而兴起的城市(比如哈尔滨、郑州等),很多天然就形成了省会、直辖市。

 

中国有18个铁路局,而上图只展示了一部分铁路局,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的铁路局并不是“各扫门前雪”,比如北京铁路局就同时管辖着北京市内全部站点,大部分河北站点,大部分黑龙江站点以及一部分的内蒙古站点,而内蒙古自治区内的站点被北京铁路局、呼和浩特铁路局和沈阳铁路局分别管辖。

 

其实铁路局的管辖划分的大格局是倾向配合地方的要求,按省界划分。但是这不代表省界划分就是严格的,有很多是单纯出于调度和维护方便,而产生的纵横交错的划分方式,这也是部分铁路局“手伸的比较长”的原因。

>>铁路网让城市之间更“亲近”

近些年,随着高铁和城际列车的的普及,给城市结构带来新的变化和发展方向。一座座城市不再是“各顾各”的单打独斗了,而是用城际铁路作为纽带,一个大地区的大小城市连在一起“抱团发展”。

​ 全国车站分布热力图
火车站密度.png
(数据来源:中国铁路12036)

从全国火车站点的热力图来看,最明显的城市群还是三个“老牌”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从站点来说长三角城市群城际高铁站最多,但长三角地域最为广阔,还有很大的待发展空间。成渝城市群以重庆、成都为两极,加强双极融合是城市群建设的关键,哈长城市群整体水平较低,与三大城市群差距较大。

 

城市群一体化,不仅仅是城市距离近就形成了一体化,而是形成了紧密的空间联系和经济联系。高铁作为新经济的象征,在缩短时空距离的同时,加速人流、物流的交换和融通,拓展企业之间、园区之间的合作空间。

 

所以,打造快速铁路交通网,和普通干线网,提高城市基础,是目前各大小城市群建设的重中之重。

>>从“囧途”到乐途

​( 《火车上的中国人》摄影师王福春)

车厢就像是一个小社会,浓缩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最能反映中国近40年的变化。

 

40年前,线路少、列车少、速度低、环境差,为了一张火车票,大排长龙已是司空见惯,有时甚至要彻夜排队;进站候车,有站位没座位的,到处都是闹哄哄的人群在流动;登上列车需要挤车门爬车窗,行李架上、座椅下都是人,甚至把卫生间也给占领了,有时抬起脚就落不下去,拥挤难耐;长途旅行更是要昼夜煎熬,盒饭方便面已是列车上的饮食标配。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铁路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互联网已经覆盖铁路各个角落,动动手指就可以提前把全程车票搞定,并且可以品尝沿途特色美食和地方特产;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整洁幽静,母婴候车室更有周到细腻的服务,对有特殊需要照顾的旅客自有“爱心服务队”前来帮助;车窗外迅速变换的景致给人带来飞行的快感,座位上的网络畅游给人带来遨游的乐趣,昔日的窘迫旅途如今变成了充实的畅快体验。

>>这张中国名片”有哪些亮点

速度上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作为经济大动脉、经济阴晴表的铁路不断提速建设,四十年间,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中国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铁路营业里程由5.17万公里增加到12.7万公里,较1978年增长145.6%;特别是异军突起的中国高铁,运营里程从一无所有到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3%,居世界第一位;列车速度由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提高到世界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延长线路、增加列车、提高速度,让中国铁路彻底告别了“一票难求”的窘境,“说走就走”的旅行已成常态。

 

距离上城际高铁破解了异地恋的相思之苦,为上班族打开了家庭与事业两相顾的快速通道;开辟祖国大西南的西成高铁、兰渝铁路、渝贵铁路将“天堑变通途”,让“蜀道不再难”;遍布全国的铁路网为人们出行提供交通便利,为物资运输提供稳定通道;1600多列扶贫列车每天往返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助力脱贫攻坚,成为钢轨上的扶贫大队;密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的高铁网,为促进区域资源共享和经济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带动作用。

 

服务上改革四十年,中国铁路在服务社会、提高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铁路的大提速以及高铁的开行,民众的出行效率和出行体验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从“网上购票”到“刷脸进站”,从“VR导航”、“微信小程序”到“高铁外卖”、“自主选票”;从硬件技术发展,到软件服务提升,再到文化传承。一系列的创新和变化让民众的出行更加美好。随着铁路网的密集、高铁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地区间经贸往来、金融合作、科研创新合作、和旅游合作也更加,这不仅加强了人才交流,也盘活了资源,还释放了生产要素活力,对于交通扶贫、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交通强国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

 

国际上铁路规模、速度、效率令世界惊叹,中国铁路已由“追赶者”变为“领跑者”,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包括土耳其第一条高铁、俄罗斯第一条高铁,到非洲蒙内铁路、印尼雅万高铁,中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累计新建实施和在运营铁路超过1万公里。中国铁路不仅把幸福感运送给国人,而且运送给世界,让中国铁路的发展成就与世界共享。中国铁路在全球市场彰显着大国风采。在未来,中国高铁更将串联起更多国内外经济圈,实现最大化的国际产能合作与共赢。

 

四十年举世成绩,中国铁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时代主题下,中国铁路正以新速度站位新高点,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助力中国这艘巨轮在伟大复兴征途上谱写时代发展华章。

最后,让我们跟随中国铁道的滚滚车轮驶向伟大复兴之路。

​(中国铁路影像资料混剪 ,影像来源:各影视剧作品)

本文由GeoHey提供地理大数据支持。

全国火车站点数据来源:中国铁路12036

全国火车站点通行年份数据来源:百度百科

特别感谢:来自复旦数据新闻工作坊的伙伴的部分数据支持

蹒跚起步的中国铁路
改革开放后的铁路发展
时间是张小小的车票
站点背后的故事
铁路网让城市之间更“亲近”
从“囧途”到乐途
这张“中国名片”有哪些亮点
bottom of page